关于宗教领域维稳工作的思考
位于湘鄂边界的观音寺,经安乡县人民政府多方筹资,总投入800多万元修缮开观后,各方人士先后前来朝拜,香火旺盛,信徒流量每年至少在8万人次以上。但由于该寺主持违反寺规戒规,且不思悔改,今年3月县佛教协会通过决议,更换该寺主持。消息传开,部分居士或在寺庙内争吵、或多方串联、或到市县上访,大有山雨欲来之势。原本一个很正常的寺庙主持更换,竟引发成为安乡县佛教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场寺、协纷争。
事件发生后,安乡县委统战部、县民宗局果断启动应急预案,当即采取三条措施予以化解:一是认定县佛协所作决定的合法性。县佛协是在用文字告知,召开佛协理事会会议,参会人员过半,举手表决通过,符合政府《宗教事务管理条例》及有关规定,具有合法性;二是认定县佛协所作决定的合理性。据查,该寺庙主持在主事的几年间多次违反寺规、戒规并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,县佛协多次指出后仍不思悔改,变本加厉,引起寺内多数居士的不满,从而失去了继续作为主持的群众基础,已成非撤不可之势;三是向佛教徒反复宣传、解释。一方面,先后召开佛协会员会、寺内居士和信徒代表会议,反复解释撤换主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。另一方面,组成四个工作小组,向不明真相的部分居士和信徒上门做好宣传、解释工作。经过三天三夜卓有成效的工作,观音寺风波才得以平息,矛盾才得以化解,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是:撤换一个寺庙主持,为何比撤换一个政府高官还要麻烦呢?
思考一:佛门净地正在成为邪教和敌对势力的渗透区。风波虽发生在中部县市,但社会背景却极其复杂。据国安部门透露,今年以来,法轮功、门徒会等邪教组织及藏独分子与境外势力勾结,以传教为名到中部县市寺庙及乡村信教堂点煽动部分信教人士,进行反政府、反科学、反宗教、反人类活动的渗透。
思考二:佛门净地正在成为社会不稳的敏感区。由于信教群众素质参差不一,且老年人偏多,有偏急、狭隘心理状态的偏多,稍有不慎就易引发他们的不满和牢骚,甚至引发不必要的集访。
思考三:佛门净地正在成为社会不稳的高危区。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。就目前态势来看,信教群体发展很快,仅安乡这样一个中部小县,不到三年,信教人数就已突破5万大关,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。若不加强引导和管理,很容易造成“一呼百应”的高危局面。
痛定思痛,建议有五:
一是要在广大信教群众中开展爱国守法教育。要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,利用报纸、广播、电视等媒体,深入宣传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管理条例》,用社会主义传统善德文化、科学文化,取代愚昧、落后的封建文化,树立起守法才有自由、爱国才有安全、科学才有光明的新理念。
二是要强化宗教事务内部管理。一方面,要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,特别是宗教场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监督制度,实行月公布,季结帐,一年总公示公告;另一方面,要向社会承诺,亮证从事宗教事务,即由县级以上民宗局颁发传教资格证,进行规范化传教,规范化管理。
三是要强化各级民宗局服务、管理、协调职能。随着信教队伍的不断扩大,代表政府执法的各级民宗局必须强素质、壮队伍、有实力、树形象,只有这样,才能有所作为,才能驾驭本辖区的宗教事务。
四是要充分发挥各类宗教协会组织的作用。目前,对信教人员的管理最好的方式是自己管理自己。这就要求建设好各类宗教协会,通过协会宣传政策法规,勾通与教民之间的联系,民主管理好各寺院、宗教堂点,建立起政府与教民之间协调互动的和谐桥梁。
五是把宗教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责任制。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:宗教不稳则家庭不稳,家庭不稳则社会不稳,在某种意义上讲,确保宗教稳定就是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,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引起高度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,不是可抓可不抓,而是非抓不可,非抓好不可。